互動活動上,一位幼兒站在大大的彩布上,略顯孤單
5個月大的孩子練瑜伽,19個月大的孩子上嬰兒MAB課程。各類早教收費頗高,且不同的宣傳口號下卻是相近的教學內容……
隨著采訪的深入,記者了解到,目前0-3歲的早教市場,在監管上幾乎是空白的。在?,大多數早教機構以咨詢公司等形式注冊,并沒有教育資質。開辦一家早教機構的手續和注冊一家普通公司并沒有什么不同。早教機構的收費、規模、課程和教師的培訓也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。
調查
早教機構多以咨詢公司形式注冊
“誰也拿不出合法的辦學資質”
宣傳上說,“蒙特利梭”是這里的教學特色。
這里,只有4個房間。兩個房間空空蕩蕩的,連早教教室專用的防護墊也沒有鋪,一間用作了休息室。在記者采訪時,整個早教中心就只有3位“老師”,一位正哄著哭鬧的幼兒;而另一位則急匆匆地趕至前臺,向記者介紹課程設置和收費標準。
當問到教學資質時,工作人員坦言:“我們是以咨詢公司的形式在工商注冊的。”她說,他們雖然是早教機構,其實更多的家長把這里當成了嬰兒托管的場所。
而這不是個別的案例。不完全統計,?诂F在有70家左右早教機構。走訪中,記者發現,大多數都是以咨詢公司的形式注冊成立。個別的,以服務公司等形式注冊。
“有學校資質的只有5-6家,大多數都是各類咨詢公司。”一家早教機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,“這個所謂的‘學校資質’也得打引號。嚴格意義上說,誰也拿不出合法的辦學資質。”
記者發現,目前早教機構主要有3種模式,第一種是婦產醫院或者是幼兒園向前延伸的0-3歲嬰幼兒教育,有一定的護理和教育專業基礎;第二種是各類培訓學校向早教領域的延伸業務,雖然不是專門針對早教的,但在培訓場地、師資和管理上具備一些教育的基本條件,第三種是以教育咨詢等公司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。
而第一、二種類型需要經過教育行政部門的審批備案,第三種類型的早教機構只需要在工商行政部門注冊即可。市場上大部分早教機構屬于第三種類型。
只有一半老師有教師資格證
誰也說不清幼兒園老師是否適合早教
“目前我國的學歷教育機構還沒有開設專門針對0-3歲嬰幼兒學前教育專業,早教的師資培養幾乎是個斷層。”問及很多讀者關心的老師資質問題,親親袋鼠早教中心的負責人孔春娜告說:“在?诘脑缃虣C構中,也只有一半的老師有教師資格證。誰也說不清,教幼兒園或者小學的老師,是不是真的就能適合當早教老師了。”
“早教機構存在的問題,從源頭上說,是因為加盟體系決定的。”在孔春娜看來,現在有很多早教機構有自己的培訓體系,但如果投資人考慮到成本不讓員工參加培訓,那么基本靠的是老師帶老師來傳承,到后面的老師就基本沒學到什么了。
根源
0-3歲的早教監管空白
幾乎沒有相應的職能部門管理
“我國早期教育管理在制度上幾乎還是空白,0-3歲的早教幾乎沒有相應的政府職能部門管理。教育部門對于教育的管理只涉及3歲以后的幼兒園教育。”相關學院老師講。
“早教機構未納入教育部門的監管,工商、稅務等部門只是監控其經營、納稅情況,F在,收費標準不一、未經物價部門統一審核,早教師資水平參差不齊,無證上崗現象嚴重。”
政府應加強對早教中心的監管,尤其是在市場準入、審批、師資等方面。
工商部門沒有教育資質的審批權,教育部門又不將其列入民辦教育進行審批。集商業與教育一體的早教機構,從注冊成立起,就面臨著無準入門檻、監管困難的尷尬。
專家觀點
送毛毛頭去早教中心有無必要?每年1萬多的早教費花得值嗎?……這兩天,在熱線和網絡里,我們接到了數十個讀者的電話,問的都是這些問題。昨天,記者也走訪了甬城一些幼教方面的專家。
無統一監管,造成早教市場亂象
我認為早教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,但目前早教資源以市場化運作為主。
一般的幼兒園會根據教學設備、師資配置以及生源等多方面要求,有備案審批,也會有物價部門統一審批,但大部分早教機構因為達不到備案制要求,生源也是機構自己招的,這使得集商業和教育一體的早教機構,帶有很強的功利性。
教材如何定?師資怎么配置?學費與服務如何成正比?目前的早教機構沒有統一的監督管理,也沒有特定的職能部門來規范,這也是造成目前社會上的早教機構質量參差不齊、盲目收費的主要原因。
早教有必要,但不應“拔苗助長”
早期教育,應該以教育為主,家長的觀念、態度、方法,將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。
現在,家里一般都一個孩子,家庭結構的改變、社會競爭的激烈,使得更多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,尤其是早期教育。“望子成龍”的心態,讓家長在為孩子早教的時候,多少帶了些功利的思想。早教是必要的,但是“拔苗助長”式的過度早教只會對孩子起反作用。
早教機構良莠不齊,不要盲目跟風
目前的早教機構公辦性質的少,像金寶貝、東方愛嬰等大部分都是商業運作的機構。
早教在開發幼兒智力和培養良好習慣方面,都有很大的幫助。比如,早教機構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場景,這對現代大多數家庭的“獨生子女”來說,是個拓展交往能力的場所。但目前的早教機構良莠不齊,有些早教機構為了迎合家長會推介各類課程。我建議家長不要盲目跟風,不要犧牲孩子真實的成長。
不一定要上早教,可以更自然些
從研究來看,孩子在家庭受到的影響其實大過早教教育機構。和諧的親子關系對孩子以后的人格和交往能力很有幫助。
早教機構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傳授正確育兒觀念和方法。平時,家長可以和孩子多做些親子游戲,多和孩子講講話(比如,一起重復圖書上的故事),多和孩子有些身體接觸(比如,多抱抱孩子)。這些,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有利,可能比早教機構的效果要好。
我認為,不一定要上早教機構,早教可以更自然些。比如,在平時的生活,家長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獨立性。早教機構功利性太強,缺少統一監督管理。
舊一篇:海南企業注冊登記、變更登記可網上辦理 全省6單位展開試行 | 新一篇:今起注冊資金百萬可冠“海南” 企業登記制度改革16條出臺已經有0人評論該文章! 查看所有評論
這里是評論的動作,做發表評論的錄入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