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省工商局注冊名稱以“海南”開頭的企業資金至少要1000萬元
省工商局審批辦窗口
從去年開始,深圳在全國率先實行注冊公司行政程序全面簡化,登記不需驗資、免年檢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,此舉實現了政府部門責、權、利的協調統一和商事登記監管總體效能的全面提升,同時,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也體現了政府“重審批輕監管”到“輕審批重監管”,受到企業歡迎和社會廣泛關注,大批企業受益。如今,在海南注冊一家企業需要哪些行政審批程序?海南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方面有何動向?近日,商報記者向省工商局了解了情況。
網友發帖“海南”企業注資至少1000萬是給投資者設門檻
近日,海南知名網友“老聶談戰略”在新浪微博公開了一則消息:近聞某人因虛假注冊資金被拘。注冊有限責任公司,《公司法》規定最低注冊資本金額為3萬元,可海南省工商局的土政策是:掛“海南”字頭,最低1000萬元,不分行業、不論項目。海南工商,你們到底想干什么?是有意給投資者設置門檻兒?還是執意打擊創業?或者逼迫好人犯法?
“老聶談戰略”還在隨后的微博中稱,“某人”因注冊資金門檻過高,不得不虛假注冊,于是被舉報,被抓。“國際旅游島”給想在海南創業的人帶來了過高的投資門檻。該網友還稱,個體戶難處更多。上述微博經網友轉發后,引起眾多網友參與評論。實名認證微博網友“都市獵人-ITM”評論說:來深圳吧,不要注冊資金,深圳歡迎你。
記者查實注冊名掛“海南”至少1000萬確是省工商局規定
網友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?海南工商企業注冊資金要求多少?限額標準的依據又是什么?
就上述問題,記者專門向省工商局審批辦了解情況。
據省工商局審批辦窗口工作人員介紹,目前,在海南要注冊一家名稱以“海南”開頭的企業,注冊資金確實需要至少1000萬元。“選擇在省工商局審批辦窗口注冊以‘海南’開頭的企業,注冊資金要求是1000萬元,如果在?谑泄ど叹肿悦Q以‘海南’開頭的企業,注冊資金則至少需要500萬元。”工作人員表示,注冊資金與投資項目、行業等并無直接關系。當記者問到注冊資金的標準依據是什么時,工作人員坦承是省工商局規定的。
截止目前,除深圳在全國率先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外,廣州、湖北等地陸續開始推行這項制度,大大降低了企業注冊門檻,使大批企業受益。海南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,在這方面有何動向呢?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目前為止,省工商局審批辦依然按照以往規定辦理,采訪中,省工商局審批辦相關人士表示,暫時沒有接到新的通知。
據悉,海南工商系統有關人士曾透漏,省工商局在商事改革方面,年底之前應該會有動作,但這一說法并未得到省工商局的證實。
社會期盼企業及工商人士盼 商事制度改革簡化注冊手續
海南省工商局在市場監管中采取的很多先進做法和取得的寶貴經驗,如:24小時人工值班制度、海鮮市場監管等曾一度受到全國關注,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。然而,截止目前為止,作為大特區的工商監管部門,在全國很多城市已經陸續推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情況下,依然按照過去的企業注冊規定執行,顯然已經落后于內地其他省份和城市。
在記者采訪中,工商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坦言,行政許可如何把關,本應該是各職能部門的事情,全部讓工商部門來把關,對于工商部門來說,顯然是力不從心,也缺少專業知識。
“企業需不需要辦理環保、商務、消防等方面的手續,從專業層面講,應該是各職能部門把關,工商部門也不可能都搞得清楚,工商部門不是‘萬金油’,不是萬能的。”該人士表示,不僅很多企業希望工商部門能簡化注冊手續,工商部門自身也希望可以減輕負擔,不能成為眾多行政許可部門的“把門的”。
“現在工商部門確實很難,計劃生育工作讓工商參與,環境衛生工作也讓工商參與,其他行政部門的行政審批,甚至也要工商參與,導致很多矛盾都集中在工商部門身上了,受到社會詬病。”?诠ど叹忠幻辉敢馔嘎渡矸莸娜耸恐毖,很多時候,工作做越多越是不受企業理解,反遭企業埋怨,甚至有人質疑工商部門的審核把關純粹就是有意刁難。盡快推行商事制度改革,不僅方便企業,為企業減少麻煩,同時也是幫工商減負,工商部門可以將工作重點放在市場監管上,沒必要像目前這種狀況,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落個出力不討好。
一些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,企業注冊辦照門檻過高,凸顯工商部門“權力”過于集中,更是不愿意放權的一種表現;同時,正是因為企業注冊難,門檻過高,導致很多中介機構非常“吃香”。
“我們做不到了,中介機構可以做到,這種現象絕對不是專業和不專業的問題,企業過多依靠中介機構,說明工商部門在市場準入方面存在很多問題,甚至是不當交易。”一名企業負責人如是說。
延伸閱讀 深圳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后開公司不再驗資年檢
據了解,早在2010年,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已經正式將商事登記制度納入改革計劃。此后,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開始逐步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。通過特區立法程序,2012年10月30日,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《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》,并確定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2013年2月20日,國家工商總局下發《工商總局關于同意廣東省商事登記營業執照改革方案的批復》,原則上同意《廣東省商事登記營業執照改革方案》,今年3月1日起,深圳實行改革后的營業執照。
深圳此次改革實現以“營業執照”為中心的商事登記制度,實現商事主體資格登記和經營資格登記相分離,理順商事主體登記與經營資格許可的相互關系,建立審批與監管高度統一的登記制度;改革現行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,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,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;改革現行商事主體監管方式,實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,創新信用監管模式;改革現行企業登記年度檢驗制度,實行商事主體年報備案制度,構建有效采集和查詢商事主體真實經營狀況的信息基礎;改革現行商事登記公示制度,建立統一的商事主體登記許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,實現信息資源的真正共享。其中值得關注的是,此次改革還改變了傳統的登記方式,全面推行網上注冊,建立電子營業執照制度,實現商事登記的電子化和網絡化。
深圳的商事制度改革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實現4個提速:前置審批改后置,衛生、文化等經營資格許可不再作為商事主體登記的前置條件,將實現程序性提速;登記內容和登記材料簡化,商事主體登記不再登記和審核實收資本,不需收取和審查場所使用證明、驗資報告、前置審批文件等材料,將實現審核性提速;網上申請,網上審核,全面推行網上登記,建立電子營業執照制度,將實現技術性提速;三證合一,少跑部門,通過探索營業執照、稅務登記證、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的登記制度,將實現整體性提速。
8月18日,繼深圳、東莞等地先后推行商事制度改革之后,《廣州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施辦法(試行)》和《廣州市商事主體信息平臺運行管理規則(試行)》獲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。今年9月1日,廣州將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南沙區、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、天河中央商務區(珠江新城區域)開展試點工作。待總結經驗和做法后,于今年年底在廣州全市全面鋪開。根據文件,廣州市工商部門不再登記商事主體實收資本和經營范圍等事項,除金融、電信等個別行業外,所有商事主體先領取營業執照后再辦理許可審批手續,即“先照后證”。廣州取消年度檢驗制度,實行年度報告制度,工商部門將商事主體提交的年度報告向社會公示,允許“零首付”設立公司,也允許“一照多址”和“一址多照”。
就在同一天,湖北省工商局出臺《圍繞轉方式建支點服務湖北大市場建設的意見》(簡稱《意見》),出臺18條意見,服務湖北市場建設,其中4條是進一步方便市場主體準入的舉措:全省工商部門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,可先行核發籌建營業執照;注冊資本100萬元以下的內資公司,可免驗資報告;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下的內資公司,可采用分期付款注冊,首期繳付數額可低于20%,股東分期繳付年限可寬延至5年;“知識產權作價”出資比例放寬到不超過70%。放低門檻的同時,湖北省推出的新政要求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商業欺詐行為,加強網絡商品交易監管,健全誠信體系建設,其中,確保12315業務平臺在線率達到100%,在法定期限內消費者申訴辦結率達到100%,12315電話一次接通率不低于80%,極大提高了市場監管能力。
已經有0人評論該文章! 查看所有評論
這里是評論的動作,做發表評論的錄入框